點擊排行
主動融入新發展格局 推進遼寧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
? ?
2021年1月7日(遼寧日報 理論版)
??
??
核心提示
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刻把握發展規律、敏銳洞察歷史大勢、主動順應時代潮流作出的重大戰略抉擇,是事關全局的系統性、深層次變革,是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的戰略謀劃。遼寧作為老工業基地,在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服務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上,一定要深入貫徹省委十二屆十四次全會精神,找準在國家發展大局中的戰略地位,以全局觀念主動融入,充分發揮比較優勢,加快推進振興發展。
?
?牢牢把握構建新發展格局切入點和突破口
? ?
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基點是堅持擴大內需,使生產、分配、流通、消費更多依托國內市場,形成國民經濟良性循環。戰略方向是堅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升供給體系對國內需求的適配性,打通經濟循環堵點,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的完整性,使國內市場成為最終需求的主要來源,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其目的是要推動形成宏大順暢的國內經濟循環,更好吸引全球資源要素,既滿足國內需求,又提升我國產業技術發展水平,形成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遼寧工業門類齊全、體系完備,是國家重要的工業基地,在主動融入構建新發展格局中,一定要牢牢把握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明確戰略方向。省委十二屆十四次全會明確指出,遼寧維護國家“五大安全”的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在維護國防安全方面,我省是軍工大省,在加快發展軍民兩用產業、推進新興領域軍民融合發展方面前景廣闊。在維護糧食安全方面,我省是全國13個糧食主產省之一,優質高附加值農產品市場巨大。在維護生態安全方面,我省擁有良好的生態和旅游資源,發展綠色產業潛力大。在維護能源安全方面,我省可再生資源種類齊全,新增長點多。在維護產業安全方面,我省工業體系完備,裝備制造、石化、冶金等產業在國家產業布局中占有重要位置,有能力在一些領域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破解“卡脖子”難題。緊緊圍繞維護國家“五大安全”精準發力,更好地挖掘內需潛力,更好地改善供給質量,更好地激發內生動力,這既是振興東北、遼寧的政治任務和歷史使命,也是遼寧服務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切入點和突破口。我們一定要突出重點,科學謀劃,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為構建新發展格局作出遼寧貢獻。
??
加快“一圈一帶兩區”區域發展格局建設
? ?
充分發揮沈陽、大連在全省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牽動作用,優化區域布局,完善區域政策,形成以沈陽、大連“雙核”為牽引的“一圈一帶兩區”區域發展格局,充分發揮各地區比較優勢,促進各類要素合理流動和高效集聚,推動“一圈”“一帶”“兩區”區域互補、融合聯動,構建高質量發展的板塊支撐和動力系統。以沈陽為中心的現代化都市圈,要按照國家中心城市的功能定位,提升城市品質,增強城市能級,提高集聚、輻射和帶動能力。率先在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改造上實現突破,在建設數字遼寧、智造強省中作出示范,著力建設國家先進制造中心。沈陽要在打造數字遼寧智造強省、“一網通辦”“一網統管”、解決“老字號”方面當先鋒做表率。以大連為龍頭的遼寧沿海經濟帶建設,要突出大連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國際物流中心、區域性金融中心的帶動作用,建設東北地區對外開放新高地和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引領遼寧沿海經濟帶加快建成產業結構優化的先導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先行區。大連作為全省的開放龍頭要在暢通循環、實現更高層次對外開放、解決“原字號”問題上做榜樣,充分發揮大連的“中心港”效應,加快暢通陸海通道、完善集疏運網絡、提升航運服務水平,建設智慧、綠色、高效國際性樞紐港。要對標自由貿易港,推動規則、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為更高水平對外開放作出示范。遼西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先導區建設,要充分發揮遼西毗鄰京津冀的區位優勢,緊緊抓住京沈高鐵全線貫通的有利條件,依托阜新、朝陽、葫蘆島等市,主動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打造遼寧開放合作的西門戶和新增長極。遼東綠色經濟區建設,要全面落實國家建設東北東部綠色經濟帶部署,充分發揮生態環境良好,森林資源、水資源豐富的優勢發展生態產業,建立高效低耗的生態經濟體系、可持續利用的資源支撐體系、優質可靠的環境安全體系、山川秀美的自然生態體系,在全省率先走出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的發展新路子,形成均衡發展、互動發展的良好局面。
? ?
加快構建支撐高質量發展的產業格局
? ?
著眼于穩固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準確把握新時代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特征,深刻認識新一代信息技術中蘊藏的巨大能量和發展空間,大力發展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要把“四新經濟”作為經濟轉型、動能轉換的重要抓手,全力以赴,促進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新技術與實體經濟相融合,發揮我省產業優勢做強做大機器人、航空、生物醫藥、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大力發展電商經濟、網紅經濟等新模式、新業態,推動區域市場生產、流通、消費順暢循環。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充分發揮我省產業數字化應用場景多、數字產業化數據資源豐富的有利條件,扎實做好改造升級“老字號”、深度開發“原字號”、培育壯大“新字號”這三篇大文章。通過運用新一代信息技術為“老字號”提質增效,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信息技術服務業等信息技術與鋼鐵、石化、裝備制造業等傳統產業深度融合,推動裝備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改造,圍繞成套裝備、汽車制造、機器人等重點領域,建立面向生產全流程、管理全方位、產品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制造模式。通過拉長產業鏈條,不斷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解決“原字號”問題,形成以本地龍頭企業為主體,鏈條企業緊密相連、協同發展的產業格局。通過引育新動能,做強做優做大一批高質量發展的重大項目,解決“新字號”問題,要結合遼寧實際,瞄準新能源汽車、先進軌道交通裝備等高端裝備制造業以及工業互聯網、5G數字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培育一批新動能。在加快構建支撐高質量發展的產業發展格局中,以打造數字遼寧、智造強省為突破口,以數字經濟賦能為手段,以提升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水平為支撐,加快推動我省工業轉型升級。要大力推進消費品產業鏈重構,在發展裝備制造業的同時大力發展消費品制造業,完善遼寧制造業中心功能,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加快遼寧制造向遼寧智造轉變,提高經濟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
? ?
積極擴大對外開放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
? ?
充分發揮區位優勢,找準我省在國家區域戰略版圖、“一帶一路”建設、東北亞區域合作、東北振興中的定位和角色,進一步加強國際國內合作,擴大對外開放,打造遼寧對外開放新優勢。要充分利用我省與東北亞相鄰的地緣優勢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堅持陸海統籌,加強經貿產業合作,加快推進基礎設施一體化進程,積極推進遼寧與日本、韓國、俄羅斯遠東地區臨海港口群之間的集裝箱遠洋干線業務、海內支線業務、國際郵輪業務的共同開發運營;共同參與中俄蒙經濟走廊建設,促進東北亞各國之間跨境大橋、跨境鐵路和跨境公路建設,提高陸海交通運輸網絡的互聯互通水平。深耕日韓,加快推進產業體系建設,以共同維護制造業供應鏈安全穩定為重點,推進形成三方制造業分工合作新機制。加快融入“雙循環”,統籌用好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抓好沈陽、大連、撫順、營口、盤錦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建設,推動丹東互市貿易創新發展,進一步加強遼寧與江蘇、沈陽與北京、大連與上海的對口合作,積極探索與粵港澳大灣區深度合作,主動融入國家區域發展戰略,建立和完善開放合作體制機制,擴展開放合作領域、創新開放合作方式、提高開放合作成效,以開放合作推動產業創新、企業創新、市場創新、產品創新、業態創新和管理創新。
? ?
全面擴大內需有效促進國內大循環
? ?
深度融入強大國內市場,使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更多依靠國內市場實現暢順循環。優化供給結構,改善供給質量,提升供給體系對國內需求的適配性。推動實體經濟均衡發展,促進農業、制造業、建筑業、服務業、能源資源等產業門類關系協調。強化擴大內需的政策支撐,破除妨礙生產要素市場化配置和商品服務流通的體制機制障礙,降低全社會交易成本。順應消費升級趨勢,加快服務消費提質,促進實物消費升級,鼓勵發展夜經濟、假日經濟、平臺經濟、共享經濟,培育體驗式消費,促進消費向綠色、健康、安全發展。聚焦衛生防疫、文化教育、環境保護等領域,加大政府購買產品和服務力度,促進公共消費。做精做優遼寧消費品工業,打造遼寧消費品品牌,增加省內新興領域消費產品。放寬服務消費領域市場準入。改善消費環境,強化消費者權益保護。拓展投資空間,推進新型基礎設施、新型城鎮化、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設。推進重大公共衛生應急保障、防洪供水、送電輸氣、沿邊沿江沿海交通等一批強基礎、增功能、利長遠的重大項目建設。加快補齊市政工程、公共安全、生態環保、公共衛生、民生保障等領域短板,鼓勵企業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擴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穩步擴大利用內資規模。發揮政府投資撬動作用,激發民間投資活力,形成市場主導的投資內生增長機制。擴大高質量產品和服務供給,提升教育、醫療、養老、金融等服務供給,引導企業強化質量管理,提高市場應變能力,培育更多“百年老店”。支持遼寧民營資本投資消費品工業,促進遼寧消費產品賣在遼寧、賣到全國、賣到世界。發揮優勢品牌企業引領作用,培育一批特色鮮明、競爭力強、市場信譽度高的自主品牌,加強行業集體商標、證明商標和地理標志產品保護。鼓勵企業挖掘品牌文化內涵,支持企業圍繞品牌開展整體宣傳,引導社會資源向遼寧自主品牌傾斜,增強市場對遼寧品牌的消費信心。
? ?
?? (作者系遼寧社會科學院院長、研究員)
?
?
?
- 上一篇:推動文化繁榮 為現代化強省建設提供力量源泉
- 下一篇: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