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排行
【學習時刻】在新時代大力弘揚企業家精神
來源:光明網-時評頻道2020-07-30 14:15
作者:遼寧社會科學院副院長、研究員 梁啟東
習近平總書記7月21日在主持召開企業家座談會時強調,要千方百計把市場主體保護好,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弘揚企業家精神,推動企業發揮更大作用實現更大發展,為經濟發展積蓄基本力量。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培育壯大企業家隊伍、大力弘揚企業家精神的相關論述,有著重要意義和價值。
怎樣看企業家的地位和社會價值?
企業家是市場活動的重要主體,是經濟社會發展和進步的重要力量。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一大批有膽識、勇創新的企業家茁壯成長,形成了具有鮮明時代特征、民族特色、世界水準的中國企業家隊伍。同時一大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不斷涌現,為積累社會財富、創造就業崗位、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增強中國的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作出了重要貢獻。在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每個階段,企業家都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關鍵作用。評價一個地區有沒有發展潛力,不僅在于區位條件和資源稟賦情況,更在于是否有商業氛圍和企業家精神。沒有一流的企業家,就沒有一流的企業管理,就沒有一流的企業。
當然,企業家精神現在還是一種稀缺資源。各個地區、各種類型企業,缺資金、缺技術、缺人才,都是面臨的現實問題,但最為緊缺的還是企業家精神。比如缺乏冒險精神,進取心不強,小進則喜,小富即安,未富先安,不富也安。比如契約精神,企業契約理念不夠,信用制度執行不好??梢哉f,當前發揮企業家作用、建設企業家隊伍、大力弘揚企業家精神,是一項緊迫的任務。
怎樣理解企業家精神的內涵和要求?
企業家精神就是企業家群體所具有的共同特征,即能力素質、價值取向、思維模式的綜合表現,指的是企業家組織建立和經營管理企業的綜合才能,是企業營銷和運行的文化表述方式,是一種重要而特殊的無形生產要素。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企業家要帶領企業戰勝當前的困難,走向更輝煌的未來,就要弘揚企業家精神,在愛國、創新、誠信、社會責任和國際視野等方面不斷提升自己,努力成為新時代構建新發展格局、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生力軍。這深刻揭示了企業家精神的內涵,對我們理解企業家精神有重要指導意義。
企業家要有國家民族情懷。愛國是近代以來我國優秀企業家的光榮傳統。優秀企業家要有遠見卓識,要對國家、對民族懷有崇高使命感和強烈責任感,正確處理國家利益、企業利益、員工利益和個人利益的關系,把個人理想融入民族復興的偉大實踐,把企業發展同國家繁榮、民族興盛、人民幸福緊密結合在一起,主動為國擔當、為國分憂。
企業家要有勇于創新精神。企業家創新活動是推動企業創新發展的關鍵。創新就要敢于承擔風險。一是敢闖敢試、敢為天下先,增強創新自信,將創新創業作為終身追求,持續推進產品創新、技術創新、商業模式創新、管理創新、制度創新。二是做創新發展的探索者、組織者、引領者,重視技術研發和人力資本投入,有效調動員工創造力,努力把企業打造成為強大的創新主體。三是不斷開拓進取、拼搏奮進,爭創一流企業、一流管理、一流產品、一流服務和一流企業文化,提供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人特我新的具有競爭力的產品和服務,在市場競爭中勇立潮頭、脫穎而出。
企業家要有誠信守信意識。市場經濟是信用經濟、法治經濟。法治意識、契約精神、守約觀念是現代經濟活動的重要意識規范,也是信用經濟、法治經濟的重要要求。企業家要自覺依法合規經營,依法治企、依法維權,強化誠信意識,主動抵制逃稅漏稅、走私販私、制假販假、污染環境、侵犯知識產權等違法行為,不做偷工減料、缺斤短兩、以次充好等虧心事,在誠信經營、遵紀守法方面爭做社會表率,帶動全社會道德素質和文明程度提升。
企業家要有社會責任意識。任何企業存在于社會之中,都是社會的企業。社會是企業家施展才華的舞臺。只有真誠回報社會、切實履行社會責任的企業家,才能真正得到社會認可,才是符合時代要求的企業家。要關愛員工,努力穩定就業崗位,關心員工健康,同員工攜手渡過難關。要積極投身國家重大戰略,積極投身“一帶一路”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等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參與引進來和走出去戰略,參與中西部和東北地區投資興業,為經濟發展拓展新空間。要參與光彩事業、公益慈善事業、精準扶貧行動、應急救災等,在構建和諧勞動關系、促進就業、關愛員工、依法納稅、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等方面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企業家要有國際化視野。企業家要有國際眼光,企業要有國際化戰略。要立足中國,放眼世界,提高把握國際市場動向和需求特點的能力,提高把握國際規則能力,提高國際市場開拓能力,提高防范國際市場風險能力,帶動企業在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中實現更好發展,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真正做到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由此可見,弘揚企業家精神,是要求企業家有一種覺悟,一種獨特的高尚覺悟;有一種境界,一種精神境界。不是有錢的人就一定叫“企業家”,不是辦了個企業,就可以成為“企業家”,能稱之為“企業家”的人,必須有工匠精神、創新精神、冒險天性和勇于承擔風險的魄力。一個地區的發展要靠大量的企業,一個企業的發展要靠企業家,因為企業家精神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核心來源。
怎樣大力弘揚企業家精神?
大力弘揚企業家精神,需要做以下六方面工作。
依法保護財產權,消除顧慮,讓企業經營者有財產安全感。要及時甄別糾正社會反映強烈的產權糾紛申訴案件,同時研究建立因政府規劃調整、政策變化造成企業合法權益受損的依法依規補償救濟機制。
支持企業家不斷追求卓越,敏銳捕捉市場機遇,培育發展壯大更多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領軍企業。要激發企業家創新活力和創造潛能,依法保護企業家拓展創新空間,提升企業家科學素養,發揮企業家在推動科技成果轉化中的重要作用。引導金融機構為企業家創新創業提供資金支持,探索建立創業保險、擔保和風險分擔制度。
對改革者容錯幫扶,引導金融機構為企業家創新創業提供資金支持,探索建立創業保險、擔保和風險分擔制度。要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文化和社會氛圍,對企業家合法經營中出現的失誤失敗給予更多理解、寬容、幫助。對各種類型的企業大膽探索、銳意改革,建立容錯機制,為擔當者擔當、為負責者負責、為干事者撐腰。
約束企業誠信競爭。要強化企業家公平競爭權益保障,健全企業家誠信經營激勵約束機制,持續提高監管的公平性規范性簡約性,營造促進企業家公平競爭誠信經營的市場環境。建立企業家個人信用記錄和誠信檔案,實行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
構建新型政商關系。建立既“親”又“清”的新型政商關系,暢通政企溝通渠道,規范政商交往行為。對領導干部而言,“親”就是視民營企業家為親人,有充分調動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積極性、充分發揮民營企業作用的鮮明態度;“清”,就是在與民營企業交往中,要相敬如賓,講規矩、守紀律,保持距離、保持清醒。對民營企業家而言,“親”就是要致富思源、富而思進,做到愛國、敬業、創新、守法、誠信、貢獻;“清”就是清白純潔,遵章守紀,依法經營,拒絕與官員“眉來眼去”,清清白白、正大光明搞經營生產。既要反對“親而不清”,也要反對“清而不親”,在厘清權力邊界前提下促進雙方親清結合、明確定位、公私分明、共同發展。
加大高效務實服務。以市場主體需求為導向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面向企業服務項目的辦事流程。健全企業家參與涉企政策制定機制,建立政府重大經濟決策主動向企業家問計求策的程序性規范,政府部門研究制定涉企政策、規劃、法規,要聽取企業家的意見建議,努力讓廣大企業和企業家成為新時代構建新發展格局、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生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