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排行
當前遼寧正處于發展動力轉換的關鍵時期,全面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匯聚發展新動能的必然選擇,是拓展就業空間、實現富民之道的根本舉措,是推進供給創新的重大結構性改革。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國發〔2015〕32號),遼寧省制定公布了《關于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若干政策措施》遼政發〔2015〕61號,推出41項政策措施支持創業創新,強有力政策的推動下,遼寧在提高市場主體活躍度、轉型創新發展等方面成效顯著,全省眾創空間156家,累計畢業企業2066家,沈陽市渾南區成為全國首批17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區域示范基地之一。就遼寧目前的現狀,要開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新局面,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取得突破性進展,關鍵是培養創新的土壤,激發全民創業創新的熱潮。
健全創新公共服務體系。大力推進創新載體建設,總結推廣創客空間、創新工場等新型孵化模式,構建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開放式的眾創空間,積極探索發展創客經濟。充分利用現有創新創業基地和高校、科研院所的有利條件,發揮行業領軍企業、創業投資機構、社會組織等社會力量的主力軍作用,加強“孵化器——加速器——產業園”全產業鏈孵化載體建設,為創業者提供全流程服務。 圍繞支柱產業和新興產業,構建“4+1”鏈式產業技術創新體系,推進共性平臺、專有平臺和綜合服務平臺建設,推動核電裝備、機器人、數控機床等多個重點產業聯盟的建設。以沈陽市創建國家創新型城市、大連市建設區域性創新創業中心為契機,探索有利于創新驅動發展的新體制、新機制、新路徑,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和模式,引領、示范和帶動全省加快實現創新驅動發展。
培育引進創新型人才。國務院關于近期支持東北振興若干重大政策舉措的意見提出“國家千人計劃、萬人計劃等重大人才工程要對東北地區給予重點支持”,遼寧應緊緊抓住政策契機,以重大人才工程為依托,推動人才結構戰略性調整,以高層次創新型和急需緊缺科技人才為重點,培養、引進一批全省關鍵領域掌握前沿核心技術、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型領軍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團隊。著力培養青年科技人才,加大重點領域急需緊缺專門人才開發力度,著重發現和培養精通專業、擅長經營、勇于開拓的創業人才。加快公共實訓基地和創業孵化基地建設,打造職業教育品牌,培養數量充足、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高技能人才隊伍。
優化創業環境。制定出臺面向大眾創業的負面清單和責任清單。李克強總理在最早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時強調通過“三個清單”處理政府和市場的關系來激發全社會創新創業活力。在“權利清單方面”,2015年遼寧公布《遼寧省政府工作部門權責清單》,最終納入的行政職權共1928項,與2011年相比減少3808項,精簡比例達66%,比計劃提前半年完成。然而,一直沒有出臺面向大眾創業的負面清單,也沒有明確責任清單的出臺時間。因此,應盡快制定出臺面向大眾創業的負面清單和責任清單,更好地引導大眾創新創業。營造創業創新文化氛圍。鼓勵社會力量圍繞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組織開展各類公益活動,辦好中國(大連)海外學子創業周、遼寧創新創業大賽、科技活動周等活動。支持眾創空間等創業創新服務機構舉辦創業沙龍、創業文化周、創業訓練營等活動,打造一批具有遼寧特色的創業活動品牌。
加大財政資金支持力度。重點扶持新興科技產業的發展,引領萬眾向高科技方向創新,帶動大眾向高科技新興產業上創業匯聚。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設立科技型中小企業扶持發展專項,通過科技金融風險池、專利權質押融資和科技企業孵化器建設進行配套支持和績效獎勵。推動科技成果轉化,通過對優秀科技中介機構給予獎勵、網上交易成果轉化項目給予一定補助等方式促進科技創新,繁榮技術交易市場。創新財政支持方式,設立創投引導基金,通過階段參股和跟進投資等方式,引導創業投資企業重點投資處于初創期、有風險又有成長性的科技型中小企業,全力推進創新創業。
完善創新創業投融資機制。引入科技成果轉化基金、天使基金、風險投資基金等各類基金,構建以投資公司、產業基金、小額貸款以及擔保等多種融資方式為一體的投融資平臺,為創新創業提供貼合性、定制化資金支持,滿足處于種子期、孵化器、成長期、成熟期四個不同發展階段創新創業的差異化資本需求服務。設立大眾創業公益眾籌平臺,制定優惠政策吸引國內外知名天使投資人和天使投資基金入駐所設立的大眾創業公益眾籌平臺,并承諾眾籌成功的項目獲得一定比例的天使投資引導基金支持。
推動產學研深度合作。圍繞支柱產業發展建立技術創新戰略聯盟,重點推進大專院校、科研機構和生產企業的全面戰略合作,促進重大科技創新和產業化項目落地。打通科技成果轉化通道,促進“萬眾”的創新用于“大眾”的創業,加快科技成果使用處置和收益管理改革,擴大股權和分紅激勵政策實施范圍促進科技人員愿意創新、愿意創業、愿意轉化。推進實施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加強大學生創業培訓,為大學生創業提供場所、公共服務和資金支持,以創業帶動就業。
蘭曉紅:遼寧社科院經濟所農業經濟研究室主任 副研究員